http://simg.sina.com.hk/images/nwProvider.20110615/mingpao.gif2011-02-12

 

狗醫生助隱青重返社區

 

http://simg.sina.com.hk/cp/0/0062/0061/2/p.jpg

中華錫安傳道會「重拾動力」計劃與動物團體合作,讓隱青透過與動物相處,重新學習與人溝通、重投社會。圖中為受助青年海恩。(葉漢華攝)

 

相處學溝通 練耐性

【明報專訊】不少貓狗近年擔當「動物醫生」,以熱情和乖巧打開病人心扉,就連不敢與人溝通的隱蔽青年亦被融化。這天,一群義工帶來數頭狗,多名曾於家中隱蔽多時的青年即湧上前跟狗玩過不亦樂乎,甚至跟狗主攀談起來。有機構首次把「動物治療」應用於協助隱蔽和半隱蔽青年,除透過動物吸引隱青返回社區,亦讓他們透過與動物相處,學習溝通技巧。

2007香港基督教服務處一項調查,估計全港約有18,5001024歲青少年面對隱蔽困擾,約佔全港青年人口約2%。這群青少年或因自卑、社交恐懼等原因逃避與人接觸。中華錫安傳道會「重拾動力」計劃旨在透過動物治療,配合輔導、動物護理訓練和到寵物店實習,協助隱蔽和半隱蔽青年重拾自信和投入社會,為期兩年。

社工從旁輔導 助重拾自信

半隱閉青年海恩中五畢業後做過水吧、收銀等工作,因性格較被動及不擅與人溝通,故每份工都做不長。她失去自信,開始逃避朋友和社工,愈來愈少踏出家門,這段生活維持了好幾個月,直至終於抵不住苦悶,前往社區中心並在活動中遇上積羅素犬Jack。她表示,透過克服對狗的恐懼及建立起友誼,信心亦隨之建立。每次花心思與狗溝通,亦讓性格急躁的她變得有耐性。後來友人的狗去世,頓令她悟出珍惜眼前人的道理,修補了與母親的惡劣關係。

隱青與狗互動 減溝通恐懼

香港動物治療基金會主席、精神科專科醫生范德穎解釋,隱蔽青年多欠缺自信、自我形象低落,很多時亦拒絕與人溝通,但他們面對動物卻不會出現這類問題。「與人及狗互動很不同,對狗不用很多語言,不用擔心別人怎看你、對你有什麼判斷,很多時能減低了人對人的恐懼。」他強調,動物治療絕非萬靈丹,只是作為治療的橋樑。他舉例,隱青與動物相處時,社工可從旁輔導,「例如提他們﹕狗狗問你要食物時是怎樣的,你與人聊天時也可留意別人的眼神、態度是什麼樣的意思。讓他們慢慢了解與人溝通是怎樣一回事。」

http://news.sina.com.hk/images/200903/channelWeiboIcon.jpg

http://news.sina.com.hk/images/200903/weiboPageImg.gif